晨星书门 - 其他小说 - 三国之暴君颜良(全本无乱码)在线阅读 - 分卷阅读1780

分卷阅读1780

    库。

    晋阳所在的太原郡,乃是膏腴之地,其土地乃是整个并州最富庶之地,太原郡的田地,除了部分为官府所有外,大部分的田地,都被那些世族豪门兼为私产,至于当地的百姓,则多沦为豪强的佃户,自耕农的数量很少。

    颜良抄没了豪强的家产中,自然也包括那些数以万顷计的良田。

    几天后,颜良遂又下旨,在并州推行均田制,根据丁口的多少,以及土地的优劣,将那些抄来的土地,统统的都授于了当地农民。

    颜良此举,正是要将并州的农民,统统都纳入国家编户,成为向国家纳粮的自耕农。

    历朝历代,自耕农越多,象征着皇权巩固,国家强大而豪强弱。

    反之,自耕农越少,则预示着皇权不断被削弱,地方豪强兼并土地,私纳奴婢,势力逐渐膨胀。

    当失去的土地变为流民,一呼百应走上造反的道路时,那些实力派的豪强们,就会跳出来,借着流民造反的东风,趁机摘改朝换代的桃子。

    身为穿越者的颜良,熟知历史,自然不可能容许世族豪强的实力,凌驾于皇权之上,威胁到他,乃至于他的后世子孙的统治。

    所以,颜良才要推行均田制,从根子上将世族扩张之路给断了。

    当颜良在晋阳刷新晋国的苛政时,细作传回情报,司马懿已由吕梁小道,逃到了晋北的雁门郡。

    经过晋阳一役的惨败,司马懿就算是活着逃到了雁门,其麾下残兵也只余下三千余人。

    如果加上代郡的韩猛、司马朗所部,以及晋北诸郡的郡兵,司马懿手中的残存兵马,也不超过两万。

    区区两万残兵,对于颜良三十万大军来说,简直是以卵击石。

    司马懿当然自知不敌,逃到雁门后,即刻派人往塞外,向拓跋力微求救,希望这些胡酋能派兵来救他。

    可惜的是,拓跋力微现在也正陷于鲜卑的内乱之中,根本分身不暇。

    那拓跋力微原想趁着轲比能被楚军所俘之机,一举吞并了中部鲜卑,岂料颜良将轲比能放归,一招以夷制夷,正好打乱了拓跋力微的全盘部署。

    轲比能虽断一臂,其小种部也在阳邑一战损失近万精锐,但他虽不能骑马作战,但武略还在,小种部的实力也未受到致命打击。

    故作,断臂的轲比能,率领着他的部众,顽强的挡住了拓跋力微率领的西部鲜卑诸部的联合进攻,将草原上的战争,拖入了旷日持久的境地。

    拓跋力微灭了不轲比能这个心腹大患。又焉会抽调兵马,前来援助司马懿这个落魄的晋国之主。

    盘踞在雁门那偏僻之郡的司马懿,心腹的丞相贾逵被斩,妻儿为颜良所掳,身边要将无将,要兵无兵,鲜卑人又迟迟平援,这头野心勃勃的恶狼,已是陷入到了无路可走的窘境。

    颜良却在晋阳休整七日。二十七八万的大军,准备浩浩荡荡杀往晋北,彻底的扫平残敌。

    进兵之前,颜良发了一道檄文,历数司马懿的罪状。号召晋北诸郡官吏,不要再助纣为桀,当献上司马懿的人头,归顺大楚。

    否则,大军过处,抄家灭门,绝不留情。

    颜良的这道檄文。自然收到了显著的效果,如今是个人就看得出来,大楚统一天下无人能挡,再顽抗下去。只有死路一条。

    那些晋北的世族豪强们,虽知他们是颜良的打击对象,一旦晋北陷落,他们的利益就要遭受重大的打击。

    但他们也明白。利益受损跟性命没了相比,孰轻孰重。

    归降大楚。性命尚可保全,顽抗下去,就是人财两空,抄家灭门。

    利弊权衡之下,晋北世族豪强们,自然很快就做出了选择。

    于是,当颜良大军未发时,太原郡北部的阳曲、浪孟、盂县等诸县,就纷纷的改旗易帜,向晋阳发来降表。

    太原郡北面的新兴郡,包括郡治所在的九原,以及定襄、云中、虎砚等几乎大半个新兴郡,便在畏惧之下,悉数叛了司马懿,向颜良献上了降表。

    颜良不费吹灰之力,只一道檄文,就将司马懿残的一半地盘纳入版图,这就是大势的力量。

    任何人,除了那种被洗脑式的愚忠者,面对着不可逆转的大势,都会做出明智的选择。

    司马懿虽号称世族代表,但在这覆灭的关头,那些世族们为了保全自己,自然也毫无不犹豫的选择背弃司马懿,甚至不惜投向颜良这个世族对头的麾下。

    这就是大势的力量。

    未战就先失半壁残地,司马懿的精神自是又受沉重一击,无奈之下,他只得命其兄司马朗,严厉的控制住代郡。

    同时,司马懿又派兵进据平城,扼守住进入雁门的关口,以防雁门诸县也投奔颜良。

    尽管司马懿采取了种种的措施,但他所做的一切,在颜良看来,都只不过是垂死挣扎而已。

    檄文发出未久,颜良便下令大军开拔,向雁门进军。

    前锋文丑、张辽、赵云、张任数将,统十万前军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