晨星书门 - 其他小说 - 三国之暴君颜良(全本无乱码)在线阅读 - 分卷阅读1629

分卷阅读1629

    可开始陆续的回归家乡。

    皇宫中,颜良召集诸文武,已经开始商议着下一步的北进战略。

    “据斥候回报,那张飞近日退往了南皮,并没有往巨鹿与刘备会合,而是开往勃海以东,前去进攻我们sao扰汉国沿海的凌统所部去了。尔等对此有何看法。”颜良环视众文武,高声问道。

    庞统捋须笑道:“依臣之见,张飞这多半是因为刘备射杀关羽,寒了其心。故张飞忌惮之下,才决定避往勃海。”

    颜良微微点头,庞统所言,深合他所思。

    “刘备失去了张飞这一路兵马。等于是断了一臂,恐怕他眼下只能指望司马懿这一路兵马。臣以为,陛下不妨派人往晋阳,去说降了司马懿,倘若此人肯以并州归降于陛下,则刘备左膀右臂皆断,离败亡将指日可待。”

    法正向颜良,献上了一道计策。

    “说降司马懿……”颜良喃喃自语,心中若有所思。

    司马懿这个人,确是一个很识时务之人,若不然,曾经的历史中,他也不会出仕为曹cao效力。

    而这个人,同样又是一个极可怕的人,一个拥有着超强的忍耐力,以及颠覆力的人。

    这种人,颜良不知便罢,既然知道,就绝不会将他留下来作为自己大楚帝国的隐患。

    不过,隐患归降,若能成功的说降他,然后再借口杀掉,也未尝不可。

    念及于此,颜良便有了主意,遂应了法正所请,派伊籍出使河东,前去说降那司马懿。

    伊籍当天便出往,往邺城以西,穿越太行山,经由上党郡,前往了晋阳。

    司马懿奉命镇守并州,自他出镇并州以来,他花了一年的时间,精心布局,基本已将并州诸处要害,换作了是他司马氏的心腹。

    因并州地势险要,且并非汉国富庶权心区域,故而楚军对并州的进攻,一直都不猛烈,只有张辽的一支偏师,对并州佯攻,以牵制司马懿的兵力。

    故此,司马懿坐镇晋阳后,在军事压力不大的情况下,大力扩散新军,经过一年的时间,将并州军团的数量,扩增至了三万左右。

    而当年颜良灭南匈奴五部,尚有不少零星的部众,并未聚集于汾阳一带,司马懿至晋阳后,便以为部族报仇为名,收拢了许多匈奴骑兵。

    经过一年的经营,司马懿的这支并州军团,已颇具规模。

    邺城失陷未久,司马懿便接到了刘备从巨鹿发来的圣旨,命他分并州之军,往巨鹿增防。

    司马懿收到刘备的圣旨后,却如张飞一样,以各种的借口,据不发兵。

    而刘备的圣旨刚到不久,伊籍就带着颜良招降的“诚意”,抵达了并州州治所在的晋阳城。

    司马懿并没有回拒伊籍,而是宾客之礼,接见了伊籍。

    伊籍遂将颜良的招降文书,转交给了司马懿,并不吝惜言辞,口若悬河的对司马懿进行了一番说降。

    司马懿并没有当场拒绝伊籍,但也没有答应,而是将伊籍送入馆舍,吩咐厚待。

    随后,司马懿便将自己的兄长司马朗叫来,共同商议这伊籍招降之事。

    “仲达啊,你没有当场拒绝那伊籍,莫非是动了归降颜良之心?”司马朗疑道。

    司马懿却只淡淡一笑:“只要我们司马家的利益能得到保障,效忠于谁,其实都不重要。”

    司马朗沉默了下来,似乎为司马懿的冷静和“趋利性”,感到有些震惊。

    沉思了半晌,司马朗叹道:“而今邺城已失。刘氏形势窘迫,似乎已难挽回败局,既是如此,咱们司马懿确实没必要陪着刘氏殉葬。”

    见得兄长能够想通,司马懿面露一丝微笑,表示了欣慰。

    “可是,既是汉国覆灭,大楚一统天下已成定局,仲达你何不干脆当场就答应了那伊籍。以并州归降于大楚,也算立了一件献降大功,将来我们司马家在楚国中,也会有立足之地。”

    听得司马朗之言,司马懿眉头微微一凝:“兄长啊。凭你我这一代司马氏的才华,再加上咱们的献降之功,于楚国中立足,自然不成问题,但兄长想想,若是下一代,再下一代呢?

    司马朗就愣住了。却未想到自家弟弟想的那么深远,一时不知司马懿什么意思。

    “咱们司马家在汉国中,凭着咱们世家豪门的身份,依九品官人制。可世世代代,永世为官。”

    “可楚国呢,楚国的科举之制,却是唯才是用。倘若咱们司马懿,某一代中资质平庸。人才凋零,无法通过科举考试,司马家岂非就此被逐出官场,司马家的利益,又将拿什么来保护?”

    司马懿的一番话,把司马朗是问得心惊胆战,此刻,他终于明白了自己的弟弟,到底在担心什么。

    其实,司马家与颜良,并无任何恩怨,司马家真正的敌人,乃是颜良实施的那套科举选官制。

    或者说,这套制度,不仅仅是司马家的敌人,更是世族豪强们的敌人。

    司马家乃河北世族的代表,当然不仅仅要为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