晨星书门 - 其他小说 - 三国之暴君颜良(全本无乱码)在线阅读 - 分卷阅读691

分卷阅读691

    “用不着十年,快了。”

    颜良的话意味深长,那如刃的眼锋中,冷绝的杀气已在悄然的聚集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当天,安慰过凌统后,颜良便将注意力全部投向了东吴的动向。

    许攸苦心经营的细作网络,再一次发挥了巨大的作用,那些散布于东吴的细作,不断的将关于吴军动向的情报,如雪片一般,一道接一道的送到樊口。

    孙权的集结令下达不久,黄盖、陈武、董袭、周泰、潘璋等诸将,迅速的率领着自己的私人部曲,开始向秣陵集结。

    而除了江东一带兵马,孙权甚至还从寿春一线,抽调了约七千兵马。

    种种迹象表现,孙权是真的被激怒了,他这回是打算动真格的。

    颜良却很清楚,孙权看似因怒而发兵的表像下面,却还有着无可奈何的苦衷。

    孙权的苦衷,便是柴桑的农田被毁。

    如今秋收眼看在即,柴桑的粮食却将颗粒无收,这就意味着,从这个秋天,直到来年秋天,整个柴桑军民的粮食,都必须从江东进行运粮补给。

    单只万余士卒,孙权当然还养得起,但整个柴桑一线,除了一万多士卒外,还有近三万的平民,这也就是说,孙权要养四万张嘴巴整整一年,这本身就是一笔极大的开销。

    此外,秋收之后,颜良势必会对柴桑发动大举进攻,那个时候,仅凭鲁肃的一万多号军队,岂能抵挡颜良的进攻。

    若想保住柴桑,就必须要增兵,而且还要增大军,如此一来,柴桑方面对粮草的消耗,又将剧增。

    而背依荆州,粮草精足的颜良,却有充足的资本,与孙权打一场消耗战。

    最终,首先扛不住的那个人,必然就是孙权。

    当然,孙权也可以放弃柴桑,把军民统统都撤出那个令他痛苦的地方。

    但孙权也很清楚,此时羽翼已丰的颜良,已对他的江东有了觊觎之心,只要他敢放弃柴桑,颜良必然会紧随其后,把势力延伸而来。

    而当颜良在柴桑站稳脚跟,将那里经营成他入侵江东的前进跳板后,对于江东的威胁,将绝对是致命的。

    故是如此,孙权才不得不大动干戈,选择在这样一个时候向颜良发起进攻。

    他是想凭借着水军的优势,在颜良的水军没有大兴之前,一鼓作气的攻入荆州,夺占了这个他梦寐以求之地,彻底的解决掉来自于上游的威胁,全据长江。

    孙权要全据长江,颜良要扫除东吴这个祸患,此时的他二人,已形同水火,到了非决一雌雄不可的时刻。

    颜良自不会有丝毫的退缩,就在孙权兵马云集的时刻,他也开始迅速的调集起了军队。

    驻守宜都的吕蒙,驻守汉昌的魏延,以及驻军于襄阳的黄忠,各将接到命令,从四面八方的向着樊口赶来。

    七天之后,集结于樊口的颜军数量,已达到了三万之众,其中水军数量也达到了两万,这已经是颜良现有水军几乎全部。

    除去驻守北方的几万兵马,颜良能用于对东吴作战的水陆兵马数量,约有近五万。

    其中有两万兵马中,有一万步军,颜良将之留在了夏口,以作为预备队,兼顾四方。

    另一万的水军,则尚在编练之中,在黄月英的车船舰队没有完成之前,颜良是不会轻易将之投入战场。

    东吴方面。

    尽管攻陷寿春,全据淮南,使得孙权治下的人口剧增,兵员数量也因此大为扩充。

    然在经历了武平一败的失利后,孙权所掌握的兵力总数差不多与颜良相当,也就是约有**万左右。

    所幸的是,孙权不似颜良这般四面受敌,不得不在北方留有相当数量的军队,他用于守备寿春一线的军队数量,仅仅不过两万人而已。

    此外,除掉部分留守江东,防范山越的军队,孙权能够用于对颜良作战的兵马数量,竟是高达六万之众。

    而且,孙权不似颜良这般有所保留,志在必得的他,一口气就把六万之众,统统都调到了柴桑前线。

    夏末秋初之时,屯兵于樊口的颜良,与驻军于柴桑的孙权,形成了对峙之势。

    双方剑拔弩张,一场空前的决战,就此拉开了帷幕。()

    列表

    第三百八十九章御敌于国门之外

    柴桑城。

    六支巨大的火把,将整个军府大堂,照得是耀如白昼。

    自鲁肃以下的诸将,皆肃立在旁,眉宇间闪烁着几分不安。

    大堂中是死一般的沉寂,一种肃杀冷峻的气氛在弥漫。

    沉重的脚步声响起,鲁肃等将寻声望去,却见大门处,身着重甲,肩挂红披,腰悬宝剑的孙权,正带着一脸的冷峻,大步走入堂中。

    鲁肃等人纷纷躬身施礼,低头之际,连大气也不敢出一口,内心中皆是涌动着几分惧意。

    孙权盛怒之下,下令诛灭凌cao一门之事,身在柴桑的鲁肃等诸领业已得知,此番从秣陵而来,孙权还特